查看原文
其他

夜读 | 小暑:小园台榭远池波 鱼戏动新荷

2016-07-06 央视新闻

朗诵/敬一丹    图/@中国书画诗词院


小  暑

节选自《微读节气》/朱伟

小暑为六月节,暑为热,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。暑热深入,便忧热烦渴。困溽(rù)才暑,溽是湿气蒸腾,所以说,暑也是蒸,溽景薰天,炎光折地,热不可耐。但溽是湿气上升,溽露飞甘,舒云结庆,所以,暑天的清晨最美。午后溽气凝为云山,又呼风唤雨,待雨弹光鞭过后,林梢簇簇红霞满,暑天的晚霞、星空、虫鸣不眠之夜,都是最美的。


△ 图/@中国书画诗词院

🍉 小暑三候

温风至:小暑之日“温风至”,这“温风”是热风,但东汉王粲的《大暑赋》中有“熹润土之溽暑,扇温风而至兴”之句,熹是炙、烤,人如在天地间一个大蒸笼中,蒸出全身污垢;再如舒展在温水之中,此时温风徐来亦如酒,也可兴在其中——一切都因由自己的心情。


△ 图/@中国书画诗词院

蟋蟀居壁:后五日“蟋蟀居壁”,指蟋蟀生而还在穴中面壁,不能出穴飞。它农历七月后才出穴,活跃草丛间求偶,到八月天凉,会聚到院中,令小院鸣声鼎沸,天越凉离人越近。待农历九月不入户就要冻死,十月就在床下鸣了。它名“促织”,为督促女子纺织,“促织鸣,懒妇惊”,是为警示。


鹰始挚:再五日“鹰始挚”,这时鹰已先感知到肃杀之气将至,开始练习搏击长空了。


🍉  谷 风

农历六月,习习谷风,大雨时行。谷风是东风,是生长、长养之风。谷风布气,万物出生;萌庶长养,华叶茂成。习风纯朴,是和气催生之风。六月因此才是满眼浓绿疯狂泛滥,人被浸泡在浓绿中透不过气,只能等待清风洗徂暑,连雨催丰年。

🍉 西 瓜

又到每天吃西瓜时。我曾考证,西瓜名最早见于五代胡峤(qiáo)的笔记。这个胡峤原是后晋的一个县官,契丹灭后晋后,他成为俘虏,在契丹七年,回来记载所见说,吃到了西瓜,是契丹破回鹘得到种子,以牛粪培育。这与西瓜源于埃及说合拍——从埃及到波斯,从波斯再传到回鹘。由此才有“种出西域,故名”的结论。


🍉 暑风词

△ 图片来自@中国书画诗词院


清和时候雨初晴。密树翠阴成。新篁嫩摇碧玉,芳径绿苔深。  雏燕语,乳莺声。暑风轻。帘旌微动,沉篆烟消,午枕余清。


——赵师侠(宋)


△ 图片来自@中国书画诗词院


梅雨霁,暑风和。高柳乱蝉多。小园台榭远池波。鱼戏动新荷。  薄纱厨,轻羽扇。枕冷簟凉深院。此时情绪此时天。无事小神仙。


——周邦彦(宋)


🍉 小暑民俗

“小暑过,每日热三分”,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,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,称为“伏夏”,即“三伏天”,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,民间有“小暑接大暑,热得无处躲”、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的说法。

“热在三伏”,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。“伏”即伏藏的意思,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。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,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。俗话说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。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,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。

旧时有小暑“食新”迎丰收的习俗,小暑过后,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好饭后,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;还可以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,再搭配新上市的蔬菜。

🍉 小暑养生

运动避烈日

夏季运动,尽量避开最酷热的10-16点。时间也不宜过长,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。建议夏天从小强度的运动开始,每天行走半小时,或游泳、打网球、打羽毛球等。

赤膊不可取

盛夏酷暑,很多人认为赤膊凉爽,其实并不尽然。专家表示,赤膊只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有利于散热;当外界温度超过37℃时,皮肤不但散热功能减弱,反而会从外界吸收热量。所以,盛夏时节应适当穿些棉质衣物,既隔热,又可阻挡紫外线照射。

谨防“情绪中暑”

当气温超35℃、日照超12小时、湿度超80%时,人易情绪失控,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,即“情绪中暑”。专家建议①保证睡眠,炎热时段减少活动②学会放松,调整工作生活节奏③饮食清淡少油腻④保持乐观情绪,戒躁戒怒,遇到不顺心的事,学会情绪转移,“冷处理”。

补钾抵御“夏打盹”

俗话说,“春困、秋乏、夏打盹”。“夏打盹”,医学上也称为“夏季倦怠症”。夏季炎热,温度过高,使人体大量排汗,钾元素随汗液大量排出,导致人们倦怠疲劳、精神不振。日常膳食中,宜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,如土豆、菠菜、海带、紫菜等。此外还要保证充足睡眠,最好能增加午睡,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。


(综合新华网  东方早报) 


猜你喜欢





觉得不错请点赞

本期监制/唐怡 主编/侯振海 编辑/李伟 陈斐然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